浅析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Analysis of Marxist Cultural View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al Construction
DOI: 10.12677/ACPP.2023.122066, PDF, HTML, XML, 下载: 250  浏览: 409 
作者: 汪丹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本质文化建设Marxist Cultural View Essence Cultural Construction
摘要: 文化是民族力量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学说,它引导着我们走上“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之路。正确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本质和属性,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能够引导我们对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进行辩证思考。
Abstract: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national strength, and it is the eternal theme of human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Marxist cultural view is an advanced cultural theory, which guides us to embark on the road of “people-centered” development.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ing the essence and attribute of Marxist cultural view and correct application of Marxist cultural view can guide us to think dialectically about the road of Chinese cultural development.
文章引用:汪丹蕾. 浅析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J]. 哲学进展, 2023, 12(2): 375-379.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2066

1. 文化的本质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前,人们对文化和文化本质的认识都是唯心的,唯心主义的文化史观认为,精神文化是历史的决定因素,而不是物质生产。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对文化的本质与内涵进行了科学的阐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本质的基本观点,我国理论界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理解,并由此形成了“广义”与“狭义”两个不同的文化观念。以《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为例,对“文化”进行了界定:“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哲学卷的定义:“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的和精神的全部产品。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以与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等意识形态相区别” [1] 。这是对文化的一个更具代表性的界定。

马克思的经典作品中并没有专门的文化问题论述,而马克思则是从整体上对文化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认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从人类与自然的根本关系——劳动实践入手,对人的本质和具体的表现进行了探讨。马克思把人的自觉性看作是人和动物之间的差别,“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以上引文明确指出,虽然马克思并未直接运用“文化”一词,但是他却对文化的实质进行了深入的揭示,也就是人类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种对象化既适用于广义的文化;同样,它还可以反映出狭义的文化。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到“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即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每一时期的观念和思想也可以极其简单地由这一时期的经济的生活条件以及由这些条件决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来说明”马克思认为,“文化”是时代的一种观念和思维方式,它取决于当时社会的经济条件。毛泽东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化的理解,认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经济发展状态。这说明了文化与经济、社会等有着紧密的联系。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的上层建筑,而文化则是社会的思想体系,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源于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现实生活条件、社会基础和历史条件,也就是社会存在。与此同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产生了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正负两个方面,即当上层建筑适应了经济基础的条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而当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时,它就成为经济基础发展的桎梏。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它是为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的。马克思认为,人的本性是作为一种活动的主体而存在,人的生存形式是一种动态的、真实的、积极的、真实的、与此同时的人的劳动实践的客体构成了人的类生命客体。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的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将人与自然分离,将其视为改造的目标,而客观世界则随着人们实践的深度和广度而发生变化,而与之相适应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其次,人类创造了文化,而文化是由广大劳动者通过生产实践而产生的。但是,人们不仅仅是为了生产文化,而是为了创造更多的文化,这仅仅是一种方式,它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只有这样,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因此,文化的实质是通过与实践的关系和人们的创造性客观化活动而得以实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自觉地将分析文化和人类的主体性相结合,认为文化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客体活动;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实质上是人的本性在不断地显现。

2. 文化的属性

(一) 文化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是指意识形态范畴中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即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保留其文化的独特性,文化多样性的存在,是人类在劳动社会中所创造的丰硕成果,在保留了地域特色的同时,也是对文化进行批判和传承的过程。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各地区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多,交流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这里的世界历史也包括世界文化。随着传统的封闭、落后的地理环境被冲破,不同的民族通过相互的交往和融合,产生了共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马克思把社会意识看作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存在,它是一种自觉的表现,尽管它受上层建筑和社会经济的制约,然而由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差异,导致了文化和政治、经济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二) 文化的民族性

所谓文化的民族性,是指反映民族精神、民族特性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理想人格、国民品性、伦理情趣等。它具有以下特征:世界各国文化千差万别,而近代却没有一种文化是封闭的、孤立的、与世隔绝的。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各民族的文化都是通过自己的创新而进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吸收着其他的文化 [2] 。所以,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是由不同的文化组合而成的,一方是自己民族的,一方是世界性的。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很难与其他国家相比。特别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道德伦理等具有强烈的民族特性,是不能被对比和衡量的。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愈悠久,其文化底蕴愈深厚,其民族性也就愈强,反之则愈弱。文化民族性是指尊重不同国家和国家的不同文化,并以同等的方式来看待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

(三) 文化的时代性

文化的时代性,就是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时代内涵和具体的历史时期特点。第一点,它的内涵与特性受到了具体的时间和环境的限制,它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第二点,文化的时代性表现出鲜明的阶级特征。无论在哪个时期,占支配地位的思想都会体现出支配阶层的意识形态,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阶级性。第三点,文化的时代特征是区分文化发展与落后的一个重要基础。封建社会的文化比奴隶社会的文化优越,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比封建社会的文化优越,这一点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证实 [3] 。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与精神需求,促使各民族的文化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

3.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一) 西方随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

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世界文化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资产阶级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产生的结果。资产阶级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势必要破坏有限的国内市场,把资本向全世界扩展,把那些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民族的大门打破。而物质的生产和精神的生产是相互依赖的,因此,随着资本的输出,文化也就进入了世界的历史。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恩提出:“某一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当交往只限于毗邻地区的时候,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域都必须单另进行……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发展,势必会给世界带来更大的影响和更大的基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政治、技术、军事等方面,不仅支配着全球经济与政治秩序,事实上,他们还掌握着世界的文明,并自觉地运用着全球化的进程和先进的资讯 [4] 。文化的产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遍布于全球各个地方,受到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人民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

(二) 自身内部文化发展缺少动力

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国家的灵魂,是国家与其他国家的不同之处。当一个国家丧失了自己的文化时,这个国家的灭亡是必然的。任何一个社会,在文化上都遵循着“以文化为主导”的发展方针,但目前中国的社会处在一个共时性的多文化时期,即主导的文化不能与其他文化融合,而一种文化却在另一种文化之间产生了冲突。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扩展,由此而产生的多种不同的文化形式,也开始向中国的主流社会文化发起冲击。一方面,由大众文化所提倡的“消费”与“享乐”的文化模式,对主流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私有化也会随之兴起,贫富差距也会越来越大。这与“社会、和谐”等主流文化观念的不同;而大众文化的实质是消费、享乐的商业文化,缺少对理想的追求,这也与主流文化所关心的人与社会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冲突 [5] 。

而另一方面,文化的原创性被削弱了,对文化的关注也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忽略其发展。这就造成了我们在客观上忽视了许多优质的人文资源。一些庸俗、低俗的文学和美术,不但无法使人民的情感得到净化,而且还会使人民的精神和精神水平下降;它不但没有推动中国现代的发展,而且还阻碍了中国现代的发展。

4.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一) 做好文化载体

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因为,每一种文化的创造者都是大众,都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文化起源于生命,生命来自人的活动,因而,文明产生于人,因而,它应当体现人;而以人为中心,客观地反映了人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因此,“以人为本”是文化发展的先决条件;其次,“以人为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这是由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普遍认为,文化源自于人民的意识形态,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出来的文化一定要为人民服务。今天中国的发展,正是要给广大人民充分发展的空间和机遇,使他们能够自由地、自主地生存、发展,这是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文明的一个重要目标。

二是要加强对文艺、文化工作的价值观的认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在发展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滋生,对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造成了极大的侵蚀。新时期文艺工作的定位与时代地位,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引领时代进步、人民精神的塑造,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的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离不开文化的领导与支持,而文艺工作要走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道路上,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 提升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一国整体文化力量的核心,而文化认同是提高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生产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整个文化生产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具体的实践经验为依据,形成了鲜明的国家特征。实施核心价值观要做到具体,要做到由易到难、由近及远,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增强自觉实践和日常践行的能力。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是以人民的最高利益为中心的,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原则和具体表现。这一基本思想也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实践。只有在内容、形式、步骤上与群众的利益和要求相结合,凸显人民主体的价值属性,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真正落到实处,成为推动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真正动力。

要清楚地认识到,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人民不仅要成为中国的文化软力量的缔造者,更要成为践行社会主义的先驱者,要确立“民众性”“大众性”意识,对我们今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三) 批判吸收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自身的历史传统,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后一种文化必然会继承前者。了解中国悠久的古老文明,了解中华优秀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能唤起爱国之心,增强国家自信。

研究历史文化遗产,就是要创造新的文化。继承与借鉴不能取代自身的创作,应结合时代现实,对先辈所创造的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的评价,从而确认其在历史上的位置;同时,我们也要根据当今的实际状况和需求,来考察他们对于当今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6] 。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的现实需求,吸收、借鉴国外先进文化,将批评与继承相结合,以批判为传承;只有在继承中进行批评,我们才能真正地去其糟粕,吸取其精华,使宝贵的历史遗产得以传承,成为我们新的社会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同样文化也是如此,它们互相交融,不断开拓,创造一种融入古今、面向世界的中国新时期的新型社会主义文化。

5. 结语

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深入了解和剖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在当代,作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具有不可忽略的历史作用。当前,我们处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浪潮中,社会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正确定位,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坚决保持一种稳定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 郑杭生. 中国大百科全书: 社会学[M].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
[2] 何星亮.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J]. 云南社会科学, 2002(5): 61-66.
[3] 陈泽环. 时代性与民族性: 文化自信的学术建构[J]. 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35(4): 5-11.
[4] 赵钊, 刘福会. 马克思文化观视域中的文化多样性及我国文化发展思考[J]. 法制博览, 2019(10): 297.
[5] 胡惠林. 当前中国文化战略发展的几个问题[J]. 艺术百家, 2011(6): 36-43+49.
[6] 陈方刘. 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J]. 思想理论教育, 2014(12):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