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阶级斗争理论
Brief Study of Class Struggle Theory in Marxist Classics
DOI: 10.12677/ACPP.2023.121047, PDF, HTML, XML, 下载: 267  浏览: 956 
作者: 连浛宇: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阶级斗争Marxism Classics Class Struggle
摘要: 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阶级斗争理论,是无产阶级革命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基础,对全面研究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具有重要意义。探析阶级斗争理论来源及其马克思在多部经典著作中对阶级斗争理论的叙述发展,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实际工作指导发挥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为后来马克思主义者不断完善发展,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仍具有重要现实价值。
Abstract: The theory of class struggle, which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of Marxism,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oletarian revolution and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mprehensive study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t theory. Exploring the sources of class struggle theory and Marx’s narrative development of class struggle theory in many classic work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actical work guidance of Marxist political parties. The Marxist theory of class struggle has been tested in practice, and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and developed by Marxists in the future, and still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valu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文章引用:连浛宇. 浅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阶级斗争理论[J]. 哲学进展, 2023, 12(1): 260-264.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1047

1. 引言

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扑朔迷离、一团混乱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 [1]: p. 60)“阶级”,在马克思恩格斯诸多著作中皆有提到,作为一个理论核心存在,贯穿论述始终,旨在揭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根源,深刻剖析阶级斗争理论。但马克思从未夸耀自己的理论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一直在不断强调理论与时俱进的重要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随着历史发展不断赋予阶级斗争理论新内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让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焕发生机与活力,做到理论的与时俱进。更深层次地理解马克思在其经典著作中对阶级斗争理论的叙述,尤为紧要。

2. 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事业提供了诸多理论,引领着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为其坚定的信仰而奋斗。但这些理论并非全都由马克思恩格斯二人首创,譬如“阶级”一词,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融会借鉴一系列学说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一直贯穿于马恩经典著作中。所谓阶级斗争,即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难以脱离“阶级”二字,探究“阶级”理论来源对研习阶级斗争理论起着不可缺少的基石作用。

(一) 古希腊哲学家初显阶级思想

对于“阶级”的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们对“阶级”在尚未得到全部概括时的初步显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论述非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莫属,二人分别从社会分工、财产占有多寡等等不同角度,对阶级问题做了不同阐述,但对其论述只限定在城邦制度之内,针对的大多也只是自由民内部,并不对全体人们适用,故而,古希腊哲学家对阶级思想的探究,尽管从多维度进行分析,但深受时代局限,并未能探求阶级思想本质。尽管如此,他们对阶级思想的初步概括,为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思想源泉。

(二) 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阶级论述

古典政治经济学,指大约从17世纪中到19世纪初政治经济学创立时期内的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外的所有政治经济学。起源于威廉·配第、亚当·斯密是中期发展者、李嘉图作为结束。威廉·配第提出劳动价值论,明确劳动的至高地位,得出了“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是财富之父”( [2]: p. 97)的结论,并且分析了其他经济要素,初步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工资、地租、利息等,提出了社会结构的三个划分层次,分别为工人、地主阶级、资本家阶级;亚当·斯密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从分配这一角度出发,将其分为地租、工资资本利润,第一次划分了当时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的三个基本阶级,无产者、资本家和土地占有者,由此,奠定了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大卫·李嘉图生活于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时代,作为亚当·斯密的直接继承者,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将雇佣工人看作一个特定阶级。

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从经济角度出发划分阶级,论证社会阶级矛盾和阶级间的矛盾对立。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批判继承,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得益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对阶级的论述概括。

(三)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阶级学说

英国工业革命后,资本社会的财富积累越来越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凸显、逐渐激化。在此期间出现的思想家,如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他们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弊端,倡导人人平等,不断试图创建理想社会,这一构想已初具共产主义社会雏形,但他们并未真正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过多寄希望于资产阶级,带有一定空想性,没有从根本上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本质和必然灭亡的发展规律。但马克思曾表明,“欧文空想的社会主义,主要是利用纯粹营业的模式,进行商业计算,得出相关的共产主义理论,并且欧文长期维持这种模式,属于本来意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体系。”( [3]: p. 535)对此给予高度评价,空想社会主义者的阶级学说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创立给予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 法国复辟时期学者的阶级观点

短暂的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资本主义应运而生,以及由此出现梯叶里、基佐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学者,基于社会现状提出阶级斗争相关理论。他们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而阶级斗争产生的原因则归结于利益关系,并将其作为阶级划分的标准。这种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阶级斗争相关理论的发展,但他们认为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矛盾根结完全在于利益对立,这是一大局限之处,忽视了阶级产生的真正原因,忽略了生产力在阶级斗争中的重要作用。尽管如此,无可否认法国复辟时期诸位学者的阶级斗争观点为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所作的贡献。

3. 经典著作中对阶级斗争理论的发展

马克思在承袭前人对阶级斗争理论的初步概括,加之结合当时社会环境,在其创作的著作中一直将阶级斗争思想贯穿其中。《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在这其中体现尤甚。

(一) 阶级斗争理论的初步确立

粗略地说,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初步建立,大致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至《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时期。

《手稿》初步分析了阶级与阶级斗争产生的原因,并且认为工资、资本利润、地租是阶级斗争产生的基础。马克思在其中解释道,从国民经济发展的事实出发,工人无论在社会财富整体发展环境繁荣或衰落,都是最大的受害者,且当工人创造财富越多时,这种被剥削的程度越被加深,工人越贫困,资本家由此获得大量资本,不断积累,对工人的压榨循环往复。“最后,资本家和地租所得者之间、农民和工人之间的区别消失了,而整个社会必然分化为两个阶级,即有产者阶级和没有财产的工人阶级。”( [3]: p. 155)从工资、利润、地租可以看出,在生产过程中两大阶级矛盾逐渐被激化。此外,异化劳动的产生发展也导致了阶级斗争,主要论述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性,一是劳动产品的异化,工人创造的产品具有的价值,不能正比例的表现在工人本身,反而由于自身创造的有价值的产品指使工人生活难以正常维持,贫困加剧;二是异化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在劳动过程,即生产活动中,工人没有在其中有获得感,更多的是否定自己,让劳动成为限制工人自身的枷锁,生产活动使灵魂与肉体分离,受到生理心理的双重打击;三是工人自身类本质的异化,资本主义社会下,工人生活境况日下,工人们只能通过不断进行生产劳动维持肉体基本生活开支;四是人与人的异化,在资本环境下,工人逐步沦为商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为了可交易的商品关系,为了生存,人与人之间不断竞争,并通过交易达成自身需求。由此四项可以看出,异化劳动作为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引起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演化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不断斗争。

《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对唯物史观作了比较系统地阐述,为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在与资产阶级斗争中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此书中,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发展是分工产生的原因,分工的产生又作为阶级形成的直接原因。分工的提出并不以阶级划分为目的,而是分工的发展,产生新的阶级。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是部落所有制,生产力最不发达时的分工状态,此阶段分工来自部落内部,从局限于家庭当中的分工慢慢扩大;第二种则为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部落被征服形成城市,但以保有奴隶为前提,在私有制的基础上,分工进一步发展,公民与奴隶之间阶级划分明显;第三种封建所有制,在私有制度发展比较充分的基础上,生产力得到了比之前两个制度较大的发展,由于生产条件的不同,使得农业、手工业等行业的分工初步显露,阶级划分更为明显。据此,马克思指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 [3]: p. 524)那些私有制下占据生产资料、压榨劳动成果的发展成为统治阶级,而被奴隶劳动的则是被统治阶级,由此形成了阶级对立,再后来工业革命,为资产阶级社会发展做动力助推,两大阶级对立不断激化,进而演变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

(二) 阶级斗争理论的发展成熟

在《共产党宣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等相关著作中,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得到逐步发展,并走向成熟。

《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是彰显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宏伟篇章。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的开篇明确说道:“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4]: p. 31)。也在文中阐述了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及其阶级斗争思想的正式诞生。阶级间的两相对立必然导致斗争。工业革命昭示着人类即将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资本家在此期间,进行资本积累,生产资料被大量私人占有,财富只积聚在少数人手中,贫富差距由此显露明显,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表现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被激化。又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不断通过机器大生产制造替代无产阶级的工具,并且又通过这些工具操纵控制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要想生存必须进行斗争,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号角正式打响。马克思看到了无产阶级走向胜利的道路,一是通过无产阶级的大联合,二是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摆脱被压迫和被剥削就无法使自身获得真正的解放,届时,“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4]: p. 53),每个人都实现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目标也就实现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是无法避免的。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是马克思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所写的序言,主要提出和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等一系列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旨在通过这些关系揭示社会矛盾运动和社会形态更替规律。马克思也在研究中得到这样的结果,“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4]: p. 591)这也是他所创立的唯物史观的精妙之处,并且还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 [4]: p. 592),正所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两个阶级间的对抗,即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抗。在《序言》中,所论述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已经渐趋成熟,“最后一个对抗形式”也是资产阶级在斗争中必将走向灭亡的重要论断。

4. 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现实价值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放在重要地位上,并在实践中充分应用,适时发挥阶级斗争理论的独特效果。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作于1925年《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开篇就提到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5]: p. 3)深刻剖析当时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为革命战线的联合统一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实践支撑;建国后,1957年党的八届三中全会期间,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过分估量了国内、国外的阶级矛盾,而后给国民生活带来了很多挫折阻难,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被否定抛弃;自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来,阶级斗争就不作为我国主要矛盾而存在。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阶级斗争”似乎被人们逐渐淡忘,对于此有些学者提出“阶级消亡论”,对现阶段中国实际状况而言,是错误的、不正确的。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一直存在下去,基于中国现有社会状况,“阶级”显然没有完全消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于阶级斗争我们不必夸大,但也绝不能小觑,不回避、不否定,积极回应“阶级消亡论”,继续坚持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贯彻到现阶段我国的阶级状况中。

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是分析复杂政治经济现象的一把密钥,对中西方社会而言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社会在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带领下向阳发展迅猛,但阶级分化没有消失,现今中国社会各阶层仍存在差距越来越大的问题,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与时俱进,持续被赋予最新的时代内涵,对国家大政方针的走向与制定,一如既往承担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为分析事件发展提供独特的阶级分析视角。新时代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框架体系内将阶级斗争理论与现实发展相结合,进一步为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现实支撑。

参考文献

[1] 列宁. 列宁全集: 第26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60.
[2] 威廉·配第. 赋税论[M]. 邱霞, 原磊, 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13: 97.
[3]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55-535.
[4]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31-592.
[5]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