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社会治理思想比较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nfucian and Taoist Social Governance Thoughts
DOI: 10.12677/ACPP.2023.126177, PDF, HTML, XML, 下载: 176  浏览: 291 
作者: 陈 琛, 李 敏: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关键词: 儒家道家社会治理礼治无为而治Confucianism Taoism Social Governance The Rule of Etiquette Nothing to Do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中华文化形成了丰富的社会治理思想。在中国文化思想中,儒家和道家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影响深远。在各自的历史时期都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对社会的治理思想进行阐述,在社会治理方面,儒道两家有着相同之处和差异性,儒道两家都强调“人治”,认为人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儒家在治理思想中提倡德治,道家则提倡“道治”,两种治理思想对中国现代化社会治理有着不同的影响和借鉴价值。
Abstrac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s broad and profound. In the long history, the Chinese culture has formed a wealth of social governance ideas. In Chinese cultural thought,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have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social governance. In their respective historical periods, they expounded social governance ideas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methods. In terms of social governance,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hav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oth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emphasize “rule by man” and believe that man is the main body of social governance. Confucianism advocates rule by virtue in governance ideas, while Taoism advocates “rule by morality”. The two governance ideas have different influences and reference values on China’s modern social governance.
文章引用:陈琛, 李敏. 儒道社会治理思想比较研究[J]. 哲学进展, 2023, 12(6): 1039-1043.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6177

1. 引言

“社会治理”的含义是“治理社会”。用另外一种说法就是特定的治理主体对于社会实施的管理 ‎[1] 。比如:“我国社会治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政府组织社会多主体进行社会事务治理的活动。”中国古代社会治理对中国现代治理有着极为重要参考价值,而对古代社会治理研究主要是对先秦时期以来的社会治理思想一个探究。儒家和道家作为先秦时期具有影响力的中华传统思想学派,都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都是具体时期王朝统治、治理社会的基础和关键。因不同时期社会背景、治理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儒道两家有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差别的社会治理思想,都有着各自的内涵和特点。儒家和道家社会治理思想都是在继承和发展中形成的,本文从治理内容、治理手段、治理目标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儒家和道家的治理思想,并通过比较儒道两家两种社会治理思想异同,分析得出不同治理思想的可借鉴之处。

2. 儒家社会治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儒家社会治理思想是在不断继承和发展历代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封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儒家社会治理思想包括道德引导为主、礼乐约束中介调和、法律治理为辅助手段三个层面的内容,这三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儒家社会治理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1. 儒家社会治理思想

2.1.1. 儒家社会治理思想的核心——“仁”

儒家的“仁”思想源于西周时期的治理思想,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总结和深化西周历来社会治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以“仁”、“礼”为核心的社会治理模式,并且“仁”、“礼”也是儒家各时期思想家们追求和发展的理论基点,孔子在他的著作中对“仁”的内涵的阐释有着不同的解答,比如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只是孔子将“仁”通过国家治理相关案例相结合之后,得出仁者内心对他人的尊重和管理者对百姓的敬畏,是“爱人”思想在日常生活和治理生活中的体现,在“仁”和“礼”的关系上,孔子则认为“仁”是“礼”的基础和内容,仁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礼。孟子在“仁”的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仁政”为核心的思想,他提出统治者作为治理的主题应用道德约束自己,治理客体则应遵守法律规范的思想,提出了“民为贵,杜撰次之君为轻”的理念也就是民贵君轻的思想 ‎[2] 。荀子通过批判继承诸家的思想对儒家进行了改造提出以“礼”为用,以“仁”为本的思想,将“义”作为“仁”的外部表现形式,在表现“仁”的方式上通过“循礼”来实现,荀子的思想核心是“隆礼重法”,在他看来礼的作用是对人们行为的一种限制,限制的同时还伴随这一种强制性的的方式及转礼为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为当时统治者进行社会治理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2.1.2. 儒家社会治理的方式——法律为辅

儒家的学者在社会治理的方式上主张“德治”的思想,但也并未否认通过法等非道德的手段去进行社会治理,德治和法治两者并不对立,两者相辅相成,春秋末期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不断,当时社会面临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面对这一局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认识到想恢复社会秩序需要通过“德治”对人们进行教化,使人们遵守社会的行为准则,实现以“礼”立,但同时孔子也提出当道德约束无法发挥其功能时,还应用法律作为补充手段,《孔子家语·刑政》中记载了“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言导民,以刑禁之。刑,不刑也。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败俗,于是乎用刑矣”,表明孔子主张先礼后法的思想。

荀子在社会治理中更加重视法的实施,把法的实施看成国家治理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这是对孔孟之治理思想的一个突破,同时他也是儒家理学思想集大成者,荀子通过对人性的思考,认识道仅“礼”之道德约束难以克服人性本恶的不足,法作为强制实施的方式能克服这方面的不足,于是荀子将法融入礼之中,他吸收法学家思想的,提出隆礼重法的政治主张 ‎[3] ,因此荀子“法治”思想主张使得礼和法相互交融并体现在国家社会治理之中,对当时和现代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荀子是提出治理概念的第一位儒学家。

2.1.3. 儒家社会治理思想的目标——达到理想的“大同社会”

理想的“大同社会最早是在《礼记·礼运》文章中提出的,反应了儒家思想家们对未来社会发展的理想建构,”孔子以尧舜时代的社会图景为基本构架,融入自身的思想,构筑出宏大蓝图的大同社会 ‎[4] ,孟子和荀子等儒学思想家也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发展,孟子曾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现对老幼者之关怀蕴含了大同的思想。儒家大同社会有“天下为公”、社会公平正义、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本特点,其中儒家的大同社会中“天下为公”思想是在人的行为认知基础上所建立的,也是建立在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基础上的。儒家的“德治”和“仁者爱人”思想等思想体现为政治理中要以民为本,重视对民众的生存和发展的保护,这体现统治者作为治理的主体应将人民的共同利益做为治国理政的基础,在治理过程中应代表广大民意,同时儒家思想也强调作为治理的客体百姓应遵守“礼”和“法”,由此达到国家强盛、社会安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境地。

3. 道家社会治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道家作为一们思想流派在中国国代思想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道家主张自然、宇宙、万物为理念的思想对后继产生的思想学派也有者重要影响,道家的思想中也蕴含者社会治理思想,比如:“老庄道家尊‘道’”的社会治理观念,“无为而治”的治理手段,“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模式,“至德至世”的理想目标。道家的社会治理思想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被继承与发展,是封建社会的治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1. 道家社会治理思想

3.1.1. 道家社会治理思想的核心——“道”

先秦诸子百家中的道家,其思想中的核心是“道”,这一思想为道家思想所推崇,道家思想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是宇宙运动的重要法则。“叫人君归于自己之自适自化而让开一步,让物物各适其性是道家提倡的治理之道,回到个体之上,成为道化人格的圆满自足之绝对” ‎[5] 。老子认为“物极必反”,用“道”进行社会治理时,需要遵循事物运动的规律,需保持治理客体及民众的自然的心理状态,维持社会的相对稳定,统治者不能过分干扰民众的日常生活。庄子继承了老子“道”的思想,在《天运》篇中庄子对道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解释,提出“道”是主宰的思想,并认为万物发展都遵循“道”的规律,他的社会治理思想同样也包含这个准则,统治者在进行社会治理中要遵守发展的规律,在自身行为和治理方式不做过多干预,依靠社会的自身进行调节。

3.1.2. 道家社会治理方式——“无为而治”

道家的基本思想和治理方式是“无为而治”最早是由老子提出的,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6] ,这句话的含义是主张统治者清静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但这里的无为并不是没有任何作为,这里的无为是靠社会的调节以及民众的自治来实现“无为而治”,春秋赵战国时期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中还包括对民生问题的关注,老子认为圣王治民既要无为而治,也要有为而治 ‎[7] ,并且老子在道德经中也提出有为而至和无为而治同样重要,统治者在进行社会治理时既有无为也要有为。庄子“无为”思想的核心是任自然 ‎[8] ,其“无为而治”的思想是对老子思想的补充,提出治理主体和客体的“无为”和人对自然的“无为”他同样认为统治者的“无为”并非无所作为,应该顺应万物规律,并且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应排除内心的功利之心,顺天地民意,在道家看来,“无为”不仅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更强调对“时”的把握 ‎[9] ,无为而治作为一种治理的手段在道家思想中占极为重要地位。

3.1.3. 道家社会治理的目标——“人能节欲”

道家提出的理想社会的模型在《道德经》第六十一章有所提到的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这句话分析了大国和小国之间的是合作共赢,尊重共同利益的关系,“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也是道家理想社会的目标,这两种思想更能体现一个社会治理基本要素是人能节欲,国家节欲,在老子的理想国里,社会秩序极为安定,没有纷扰,没有争斗,更没有战争 ‎[10] ,庄子认为“人不为物役,天下大同”是理想的社会。后来的道家思想也认为,以民为本,滋民以生存,才是治国之道。

4. 儒家和道家社会治理内容的异同

儒家和道家都是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下,有着深远影响的两者学派,他们在社会治理思想都强调“人治”及治理的主体和客体都为人,并且都提倡性善论,希望统治者在进行社会治理时都有民本思想,儒家治理思想有着道家治理思想的影子,是对其继承上的不断发展,同时道家思想中同样也存在儒家的治理思想,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关系,孔子所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一原则就很好体现在了文化交流互鉴之中,比如佛教的传播过程是在和儒道文化融合中形成具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儒道两家也是相互融合你中有我,例如,道家经典著作《道德经》就是儒家重要思想来源。

儒家和道家治理的差异在于,两者关于治理的核心思想不同。贯穿儒家伦理视野中的基层社会治理的一贯之道就是基层社会治理应该做到以德为本 ‎[11] ,儒家以“仁”为基点,是以“仁”为起点,主张“仁政”、“礼治”、“德治”,不同于道家以“道”为基点,以自然为起点,“道治”,相比孔子主张的“以德治国”,老子则与其不同,“无事、无欲、好静、其政闷闷” ‎[12] 。这导致的结果是两者的治理手段和方式的不同,儒家讲的是入世有为而治,道家则是无为而治的出世,儒家的“有为”中也包含者道家的“无为而治”,两者的治理手段意义不同,儒家是“德化”的无为,道家是自然的“无为”,最终两者的治理目标也有所异同,儒家主张恢复周礼,希望治理者以“礼”为基础,运贤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5. 结论

通过对儒道两家社会治理思想内容、手段、目的的分析,可以发现儒道两家都主张“寡欲”,“寡欲”是儒家德治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有助于人们回归道家的自然状态。儒家的治理思想是摄礼归仁,将“礼”之本从道家的“天道”思想转向“仁”,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儒家“入世”治理思想和道家出世治理思想,道家“出世”是指回归自然,“出”与“入”相对,有从里面到外面 ‎[13] ,入则相反,儒家入世则是投身社会。两种思想的差异中存在共同,共同中存在差异,儒道共同包含的民本思想对当今中国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对当今生态环境治理、构建人与自然共同体有着重要的启示,因此两种治理思想都是当代社会治理的重要的来源。

参考文献

[1] 王浦劬. 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4(3):11-17.
https://doi.org/10.14063/j.cnki.1008-9314.2014.03.070
[2] 岳轩宇. 儒家德治思想对中国当代社会治理模式重构的启示[J]. 领导科学论坛, 2020(1): 25-28+49.
[3] 吕律. 从孔子的“大同社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者[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学院. 第二十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论文集. 2022: 100-103.
[4] 牟宗H. 政道与治道[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5] 张其林. 老子通读[M].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3.
[6] 刘子珍, 陈民镇. “天-礼”与“道-法”——儒家与黄老道家政治理想的比较及启示[J]. 政治思想史, 2021, 12(4): 32-45+197.
[7] 涂可国. 老庄道家治理之道新解[J]. 中原文化研究, 2021, 9(3):38-47.
https://doi.org/10.16600/j.cnki.41-1426/c.2021.03.005
[8] 马丹. 黄老道家的国家治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西北政法大学, 2016.
[9] 孙琳. 道家“无为”思想对当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启示[D]: [硕士学位论文]. 海口: 海南大学, 2016.
[10] 罗献中. “桃花源”: 一方“小国寡民”式的人间乐土——浅探《桃花源记》的道家社会理想[J]. 华夏文化, 2018(1): 32-34.
[11] 谢狂飞. 儒家伦理视阈下的基层社会治理文化实践路径研究[J]. 宜春学院学报, 2022, 44(8): 66-70+77.
[12] 刘铁芳. 士志于学: 从《论语》看少年立志与个体成人[J]. 教育研究, 2021, 42(9): 24-38.
[13] 朱晓鹏. 论孔子的避世思想[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3): 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