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中生态文明思想及当代启示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inking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and Its Contemporary Implications
DOI: 10.12677/ACPP.2023.126180, PDF, HTML, XML, 下载: 302  浏览: 1,634 
作者: 张永合:新疆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生态文明思想当代启示“Dialectics of Natur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ought Contemporary Inspiration
摘要: 《自然辩证法》中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探究辩证唯物主义的生态思想即自然界的辩证关系和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启示我们只有正确认识自然界的联系与发展,把握好人与自然相处的界限,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其双刃剑效应愈发明显,只有梳理正确的科学技术使用观,才能发挥它对人和自然的积极作用,反之则会受到自然的惩戒。鉴于此,我们应当对《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与恩格斯对科学技术的论述给与正确的认识,为当下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具体的措施。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ought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is rich in connotation. By exploring the ecological thought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namely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and man and nature, this paper reveals that only by correctly understanding the conn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ature and grasping the boundar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we can achiev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y demonstrating that the correct us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ll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human and nature, and otherwise will be punished by nature, it shows tha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 double-edged sword. At las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ought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gnition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in the first part, and gives some concrete meas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our country.
文章引用:张永合. 《自然辩证法》中生态文明思想及当代启示[J]. 哲学进展, 2023, 12(6): 1056-1060.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6180

1. 引言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系统探索了自然界中的辩证法规律并在自然界里加以阐发,它是恩格斯研究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法的精华。此外,恩格斯还探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用对立统一的观点举例论证科学技术的利与弊,告诫人们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2. 生态文明思想探析

恩格斯所生活的时期正是科学技术与大工业生产迅猛发展的阶段,环境污染问题凸显,鉴于此情形,恩格斯一直密切关注人与自然相处问题以及生态环境问题。他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英国工人阶级现状》等早期著作中就做出强烈的批判,到了写作《自然辩证法》这部集中论述自然界辩证关系的著作时,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已经趋于成熟。他深入探索自然界、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使《自然辩证法》充满了生态意蕴。

2.1. 辩证唯物主义的生态思想

在恩格斯看来,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用孤立静止的观点分析整个世界是错误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只有在普遍联系的前提下才能有规律的运行,自然界并不是各种事物的加减组合,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人与自然之间也是辩证发展的,只有把握好与自然相处的关系,才能做到和谐相处。

2.1.1. 自然界的辩证关系

科学的发展证明了自然界是不断生成与变化的。十八世纪唯物主义的发展与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进步,以及康德所著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打破僵化的自然观,都为恩格斯提出一种辩证的自然观打下基础。恩格斯先是对机械自然观将事物进行孤立分析的思路进行批判,提出整个自然界的规律都是在普遍联系下才得以体现的。恩格斯认为自然并不是各种不同物体的简单组合,而是包含了所有事物之间联系的统一整体。同时,恩格斯指出自然中的运动和变化表明着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恰恰印证了事物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人类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完整的自然界,是“各种物体相联系的总体” ‎[1] ,它们都是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自然界的各个部分也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的。恩格斯通过对各个自然学科,如札记和片断中的力学和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之后,提出了“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2] 这一重要观点。在恩格斯看来,在自然界中,小到沙粒,大到太阳,从简单的原生生物到复杂的人,都无法避免不断的产生和消逝。因为运动是具有绝对性的,所以没有能够保持绝对固定的东西,也没有能够永恒存在的事物,所有看似的静止都是相对的。

2.1.2.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中,恩格斯着重研究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并剖析劳动这一重要概念,分析劳动在人类发展进化过中的作用。“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是财富的源泉,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3] 人类对自然的探索过程大致经历如下几个阶段:畏惧自然、认识自然、征服和改造自然以及保护自然。在第一阶段,由于人类脑部发育不成熟,缺乏对世界基本的认知,对诸多自然现象都很畏惧。例如:将打雷视为上天的惩罚、将降雨视为上天的馈赠等等现象。在考察了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后,恩格斯充分吸收、借鉴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精华,指出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这一演化过程中体现出的重要作用。恩格斯认为,正是在劳动的影响下,才实现了猿脑到人脑的过渡,因此可以说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首要条件,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自此,人类也从畏惧自然阶段上升到了认识自然阶段。在恩格斯看来,处于自然界中的人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与自然界进行频繁的物质交换,在这一过程中,劳动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自然物质之间的中介。因此,可以说劳动如同桥梁一样,将人与自然紧密联结在了一起,使得人可以通过劳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乃至与自然提供的材料进行结合,以此来创造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

2.2. 科学技术与人和自然

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产生于人对自然开发和利用的需要,发展于人对自然认识程度的不断深化。科学技术在方便了人对自然改造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生态问题。

2.2.1. 科学技术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推动

恩格斯肯定了科学技术对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作用。首先,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源于人的实践活动。当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处于初级阶段时,对各种自然现象的产生存在畏惧,对它们的认知也存在片面性。遇到风雨雷电,人们将其视为自然的破坏作用。科学发展使人对自然现象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也使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进化和演变过程有了细致的认识。其次,恩格斯指出,科学技术充当着人与自然中介,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就得改革生产方式,建立一个健康的生产关系。在人类早期时代,由于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人类的生产工具只有自己的双手与双脚,因此人对自然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这时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和谐稳定的状态。但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人认识世界的范围不断扩大,人改造世界的程度不断加强,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呈现起伏和波动,这时就需要科学技术的介入。利用科学技术探寻人类活动的边界,在边界内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2.2. 科学技术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破坏

恩格斯也批判了科学技术对自然的破坏。首先,恩格斯批判在科学技术在工业中的过度使用导致人类无节制的开采资源。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工业革命开始进行。伴随着工业化产业大量涌现,工业化产品规模化生产的同时,对自然资源如煤炭,铁矿的开发进入到一个几近疯狂的状态。蒸汽机一响,产出的不仅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还有源源不断的废水、煤渣、未充分燃烧的矿石。空气中充斥着烟尘,河流中满是污水,科学技术在工业中过度使用,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其次,和工业革命的爆发类似,科学技术的使用体现在农业方面也是不良且激烈的。恩格斯认为,土地自然力随着农业机械,农业化肥的使用被严重破坏,究其原因,正是由于认识能力有限,导致人们对自身活动可能造成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缺乏科学的分析和认知。

3. 当代启示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从初步探索阶段,发展到现如今取得伟大的成就,离不开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且需要群策群力、协同进行的工程,要坚持多方位,立体化的建设原则,不断完善,持续推进。《自然辩证法》中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认识以及对科学技术双刃剑功能的见解,在当今仍然具有重大意义,对解决我国现存的生态问题以及在未来如何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3.1. 加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明确指出,人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自然,利用和改造自然。但如果人的过度贪婪不加节制,就会使得“自然报复论”成为事实。为规避“自然报复论”,就需要让人们树立绿色发展的意识,践行绿色的生活方式。

3.1.1. 宣传生态文明知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保意识。” ‎[4] 在课堂中教育,在生活中宣传,是普及全体公民生态文明知识的有效途径。我国不仅人口众多,人口数量分布不均衡,还存在着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显著、经济发展失衡,导致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各不相同等等问题。且由于人的年龄差距,对生态文明知识的认知和吸收能力各有差异。鉴于以上特殊性,要想整体提高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就必须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例如在基层的宣传教育活动中,发挥社区网格的辐照发散作用。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图片、短片等形式,对人民群众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还可以设立社区宣传专栏,定期更新报纸和图书等资料,让基层群众充分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实现有效化宣传。此外。针对偏远地区和信息技术较为不发达的地区,当地政府应发挥其职能,邀请外地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点对点”帮扶,缓解困难局面。最后,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地区要做到群策群力,政府和企业加强监测的同时,也要利用短信息,短视频软件网络自媒体等新兴工具大众进行宣传。

3.1.2. 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人对自然的过分夺取导致了自然危机。当前,由于人类在发展历程中未能妥善处理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大气污染、水污染、全球气候恶化等问题频发,我国也未能幸免。要想解决这一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就得在思想上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价值观。首先,要加强人民的生态意识,只有让公民了解到自己的行为习惯,哪怕是生活中不经意的小事,也会由量变引起质变,影响自然。当人民了解到自己的生产生活与自然之间是息息相关的,便会自发自觉地从生活中的点滴行动做起,进而从生活根源上减少环境被破坏的程度。其次,还要加强人民的节能减排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绿色环保,实现个人生活的生态化。最后,制度规范、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 ‎[5] 颁布一系列法规以便构建良好的生态保护环境,对破坏自然环境的现象严格防范严肃依法依规处理做好生态保护。只有把握好生态保护这一关键环节,才可以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3.2. 辩证认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科学技术对人和自然起何种作用取决于人的主观选择,如果人可以正确利用科学技术,使它的积极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可以推动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反之则会使社会发展退步。

3.2.1. 正确发挥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大机器时代形成的生产方式,使社会生产力呈现快速提高状态、社会财富的积累也越来越多。恩格斯认为,人类已经降服了生产力,迫使它为人们服务,也正是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力量,使得社会财富的积攒速度飞升。除了《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举出的经典案例,回顾以往,在世界历史发展中也满是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例证。在十九世纪,以发电机、电动机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从蒸汽机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以1875年世界上第一座直流发电厂在法国建成为标志,电能从此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恩格斯谈到发电机和电动机时,他认为机械工具的使用是一次巨大的革命,蒸汽机教我们把热变成机械运动……生产力因此得到极大的发展。”在刚刚渡过的2022年,由于全球新冠疫情蔓延,很大一部分学生受其影响被迫居家学习,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让学生可以突破地域限制,在“钉钉”、“腾讯会议”、“雨课堂”等形式在线听课,完成学习任务。这正是正确发挥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造福人类的现实表现。

3.2.2. 理性认识科学技术的消极作用

恩格斯认为科技的发展也存在其消极的一面,在其运用过程中也可能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起到反作用。恩格斯清晰地看到了由于科技发展导致的恶果,并对此做出了描述,即由于过度劳动逐渐增加,群众日益贫困,平均十年发生一次大崩溃。也就是说,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类确实可以将自然科学的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欲望也在不断膨胀,导致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因为科学技术的不当使用而变得更加深重,由此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经济危机。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事实表明,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若不把这把剑的另一侧刀刃管控好,则会如维纳在《人有人的用处》中所说的负面作用的最高程度——毁灭人类。我国学者林德宏在他的著作《科技哲学十五讲》中列举了技术应用负面效应的诸多表现。“例如,由于工业技术的发展,工厂林立,煤的燃烧越来越多。一烧煤,就要产生二氧化碳。煤中含硫,还会产生二氧化硫。这就不断改变地球的大气成分,造成温室效应和酸雨两大公害。” ‎[6] 对此,恩格斯早有预见,他担忧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会持续加剧生态危机,因此倡导人们要科学、理性地对待科技力量,使科学技术更好地被人们所利用。

4. 结语

《自然辩证法》中论述的哲学原理、生态文明思想在当今依然闪耀着光芒。首先,《自然辩证法》揭示了自然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详细分析,警示人们不要对大自然无节制掠夺。其次,《自然辩证法》中所列举的案例与后果教训为当下我国生态发展具有启示作用,最后,《自然辩证法》中全面具体分析了科学技术的两面性,为我们对科学技术的应用指明底线。在当下,自然环境灾难频发、科学技术异化等问题日趋严重。因此,认真研读《自然辩证法》,体悟恩格斯深邃的思想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133.
[2] 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18.
[3] 彭曼丽.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发展史研究[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0: 142.
[4]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0: 396.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 104.
[6] 林德宏. 科技哲学十五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