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The Connotation and Contemporary Value of Marxist Scientific Practice View
DOI: 10.12677/ACPP.2023.122090, PDF, HTML, XML, 下载: 425  浏览: 1,871 
作者: 马 静: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关键词: 实践主体性马克思Practice Subjectivity Marx
摘要: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这篇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标志着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诞生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马克思提出科学的实践观有其理论来源和形成过程,而且在《提纲》中马克思首次论述了科学的实践观的内涵。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诞生在理论和现实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理论上,科学实践观的诞生提供了新的哲学视角和实现了认识论的革命,在实践上,科学实践观的诞生有助于重视人的主体性。
Abstract: “On Feuerbach” (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Outline”) this work ha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Marxist philosophy works; it marks the birth of Marx’s scientific practice view and the form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Marx put forward that the scientific view of practice has its theoretical source and formation process, and in “Outline” Marx first discusse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cientific view of practice. The birth of Marx’s view of scientific practi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both theory and reality. In theory, it provides a new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and realizes the revolution of epistemology. In practice, the birth of scientific view of practice helps to pay attention to human subjectivity.
文章引用:马静. 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J]. 哲学进展, 2023, 12(2): 505-509.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2090

1. 引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基础,是唯物史观的基石。实践观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他是在继承以往哲学家精华的基础之上进行自己独创性的理解,之后不断变化发展的。在马克思的诠释下,赋予了实践观丰富而正确的理论内涵,中国共产党将其作为理论旗帜,不断汲取理论的力量,发挥理论的穿透力,来筑牢社会主义。

2. 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来源及形成

2.1. 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来源

“实践”的观点并非是马克思的原创性观点,在哲学史上,许多哲学家都对“实践”这个概念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定义,尽管各有侧重,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形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最早提出“实践”的则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第一次对“实践”这个概念进行了自己的理解。在他看来,实践是属于人类活动的,与此同时,理论与创制也是人类活动。实践是对伦理学、政治学的概括,是在人类活动过程中提供道德指导的学问。人类活动就是有一定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善。他还曾经说过:“每种技艺与研究,同样的,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 [1] 。康德将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自在世界,现象世界可以用思辨理性来认识,自在世界是不可琢磨的意志,可以用实践理性来认识,并且实践理性远远高于思辨理性。在认识实践理性的过程中,康德又将践理性又分为“技术上的实践”和“道德上的实践“两种类型。他认为“道德上的实践”才是真正的哲学,只能存在于哲学层面。这样一来,虽然康德强调了人应该怎么做,却忽略了具体的做法,造成了实践的片面性理解。

思辨哲学发展到黑格尔这里,已经形成了主客体的二元论的对立,可以说,只有在黑格尔这里,才能对理论与实践两者的关系形成完整的理论逻辑,尽管这个逻辑仍然笼罩在唯心主义的体系之下,但仍是前进了一大步。黑格尔在哲学上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他不同意主体与客体是完全对立的,他在主体与客体之间提供了一个中介,这个中介就是绝对精神,两者在绝对精神的外化中才能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一句话来理解实践就是理论化的实践,这是他唯心主义体系的重中之重。

费尔巴哈的实践观作为马克思实践观与黑格尔实践观的中间环节,在人本主义方面推进了一步。在总体的世界观上,费尔巴哈是直观的唯物主义者,并不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在理论上,他并没有对实践下过明确的定义,只是在日常使用中,将实践与生活结合在一起。他曾写到:“比淹博征引更加有用到无量数倍的,却是实践,却是生活。” [2] 主张将人的实践生活与哲学联系起来、坚持从人出发,是他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

2.2. 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形成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完成思想转变过程的一次尝试。他在《手稿》上引入了经济学“异化劳动”的概念揭露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叙述了劳动是人的本质并将生产实践看做是整体的实践来规定一般意义上的实践,尽管这时他还是人本主义的立场,但这为他科学的揭示人的社会性本质开辟了道路。

在《论犹太人的问题》中,马克思与鲍威尔针对犹太人问题的性质上展开了争论,马克思批判鲍威尔仅仅从宗教出发来解决问题,马克思在这里深化了市民社会与国家的思考,提出了“革命实践”的概念,指出对市民社会批判不是仅靠理论手段就可以解决的、不是像鲍威尔所说的那样通过废弃宗教就可以解决,而是通过实践消除现实生活不平等的状况,这时他的实践哲学已经发端。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对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忽视,有力的论证了物质利益在历史发展中作用和工人阶级创造历史的作用。列宁曾说:“马克思在这里尖锐而明确地指出了自己的全部世界观的基本原则。” [3]

《提纲》的出现标志着科学实践观的诞生,恩格斯称它是“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 [4] 。这里的新世界观就是科学的实践观。在《提纲》中,马克思并没有对实践提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他是通过对以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批判中提出来自己的观点,为实践注入了新的内涵。

3. 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思想内涵

第一,实践是人的对象性活动。首先,他批判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直观的反映论,直截了当的指出他们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在这里,唯物主义用的词语对象、现实、感性指的是在人脑之外的客观事物,或者说是“物质”。他们对人脑之外的客观物质只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从主体和人的能动性方面去理解。人对世界的认识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基础上形成的,旧唯物主义只从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能被人感受到的客观世界,忽视了人的主体性,抛弃了人的立场,忽视了实践。费尔巴哈想要研究感性客体也就是人和自然,但是他的认识只停留在自然层面,不可能认识到人的实践是人的对象性活动。其次,与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忽视了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把人的能动性无限的夸大,唯心主义将世界看做是人头脑的产物,是意识的产物。马克思认为这一派头脑颠倒,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5] 在分析了两者的可取之处后,他把客观物质性和人的直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正确的去看待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明确了实践是人的对象性活动。

第二,实践是革命的、批判的活动。费尔巴哈想要研究和黑格尔研究核心的“绝对精神”不同的感性客体,也就是自然和人。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的人的活动 [6] 。但人的活动并不是单单是理论活动,还有生产活动、精神文化活动、政治生活等,这些都是人的实践活动。费尔巴哈把实践活动从犹太人的利己性去理解,在他看来犹太人的商业活动是理论之外的实践活动,逐利性是犹太人的本质,这里的实践只是赚钱的商业活动。马克思将实践活动理解为革命的活动,他主张的实践活动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第三,实践是人与环境互动的基础。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只看到了环境对人与人区别的作用,支持“环境决定论”,但是并没有看到人对环境也是产生作用的,人也具有主观能动性。马克思认为这种思想充满着矛盾,我们可以用康德的话来理解:“我们说B产生了,从A的状态基础上产生了一个B的状态,那么这个B的状态是如何产生的?” [7] 马克思运用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待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8] 。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两者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环境的改变离不开人的实践,人的实践是在环境中进行的。

第四,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活是由人构成的,个人生活是实践的。因为社会生活是由个人构成的,个人生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实践、物质生产在社会历史中的意义,科学阐释了社会存在对他们的意识、人们的社会实践对他们思想理论的决定作用,所以不仅一切理论问题,而且一切与理论有关的神秘主义的东西都可以从实践中找到答案。旧唯物主义不理解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和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因而不能正确认识人和社会。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人抽象理解,指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离开人的实践、离开一定的社会关系,对人进行考察,把人看做抽象的、孤立的单个个人,而非现实的、处在一定社会关系的人。名字只是我们的代名词,他可以是这个名字,另一个人也可以是这个名字,真正能够将人区分的则是一定的社会关系。例如她是谁的妻子、学生、女儿、妈妈。根据马克思的理解,现实的人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的、以一定方式从事物质生产的个人,各种社会关系都是现实的人在从事物质实践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所以人的本质也是不断变化的,没有永恒不变的、抽象的人的本质。

4. 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提纲》中包含的实践观具有深刻的意义,可以说它是新唯物主义哲学的骨架和支点,如果不能理解新的实践观,就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4.1. 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理论意义

第一,提供了一个新的哲学视角。马克思在《提纲》中说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来解释世界。的确,以往的哲学家大部分认为思维活动高于实践活动,哲学在于理解、认识和说明这个世界。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认为他的存在是为了对现存事物进行说明,而不对现存事物进行改变,当然,从历史事实上来看大多数的哲学家在主观上都是要改变世界的,尤其是启蒙时期的思想家,不可否认,他们虽然主观上有改变世界的愿望,他们找到的结果就是哲学批判。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靠物质力量来摧毁。哲学必须和先进的社会力量来结合,也就是摧毁世界的力量——无产阶级进行结合。哲学不仅仅在于解释世界,哲学的任务更在于改变世界,这一点实现了哲学视角的变革。

第二,实现了认识论的革命。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来看,西方传统哲学通常都是把理论活动看作研究的对象,如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哲学”,唯理派与经验派的争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不管是那一种,他们都是建立在二元论的基础上去探索知识从哪里来。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批判了以往哲学家没有从主体性和人的能动性方面去理解客观事物,他反对传统的二元论,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思维能认识现实并正确认识现实世界,最后再理论的指导下来验证自己思维的现实性,这不仅是由实践的特点决定的,还是由主客体的特点决定的,只有在主客体的交汇点上才能证明自己的现实性和此岸性。

4.2. 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现实意义

人的主体性重视。在《提纲》中,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人的片面理解,重新解释了人的本质,把现实的人当作社会的主体、当作实践的主体,指出人是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所谓自由和解放正是人的主体性的代名词。而怎么样才能真正实现人的主体性的呢?马克思在《德意志意志形态》中强调人真正的自由也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只有消除私有制、消除强制分工、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中才能实现。

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仅要求人们在物质生活上得到满足,而且在精神文化上得到满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过程中,对两者的重视从未变过,从邓小平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双百方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纵观党的历史,尤其进入改革开放后,党始终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努力创造共同富裕的同时加强精神引领,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5. 结语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科学的唯物之一,就在于它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他是在吸收改造他人优秀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在实践基础上的感悟创造出来的,其思想内涵深刻,不仅实现了哲学理论上的重大变革,而且对实践生活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我国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更应该对实践观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M]. 廖申白,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1-2.
[2] 荣震华. 费尔巴哈著作选读[M]. 北京: 三联出版社, 1962: 554-555.
[3] 列宁. 列宁全集(第55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0: 20.
[4]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266.
[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17.
[6] 恩格斯.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59.
[7] 邓晓芒.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 (上册)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0: 650.
[8] 恩格斯.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