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唯物史观及其当代价值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of “The German Ideology”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
DOI: 10.12677/ACPP.2022.112012, PDF, HTML, XML, 下载: 438  浏览: 2,064 
作者: 杨 帆: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当代价值“German Ideology” Historical Materialism Contemporary Value
摘要: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形成的标志,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部著作一方面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和真正的社会主义,另一方面阐明当时已经形成的新世界观。其主要内容包括:唯物史观的出发点问题,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共产主义的理解和实现条件等方面。这些基本原理对新时代下进一步坚守人民立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Abstract: “The German Ideology” is the symbol of the basic forma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ha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Marxist philosophy. This work, on the one hand, criticizes the philosophy of the Young Hegelians and true socialism, and on the other hand clarifies the new world outlook that had been formed at that time. Its main contents include: the starting point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contradictory movement between the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mode of produc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conomic base and the superstructure, the understanding of communism and the conditions for its realization. These basic principles are of great value in further adhering to the people’s stand, strengthening ideals and beliefs, and strengthening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
文章引用:杨帆.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唯物史观及其当代价值[J]. 哲学进展, 2022, 11(2): 70-75.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2.112012

1. 引言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5年秋至1846年5月期间共同撰写的一部著作,该著作首次系统地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它标志着唯物史观的确立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形态》的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评价。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4部马克思的经典,其中就有《形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的主要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也强调了这一点“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

2.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形态》的内容非常丰富,在此主要阐述一些基本观点:关于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关于共产主义的理解和实现条件。

2.1. 关于唯物史观的出发点

确立什么样的出发点,对于一种历史观的形成和建构是十分重要的。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的唯物史观,首先是从确立正确的出发点开始的,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看到当时与其对立的哲学家们的根本错误,他们没有离开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基础,没有正确的社会历史理论出发点,“他们和黑格尔的论战以及他们互相之间的论战,只局限于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抓住黑格尔体系中的某一个方面,用它来反对整个体系,也反对别人所抓住的那些方面。”( [2], p. 143)他们只不过是用词句来反对现成世界中的词句,他们都没有提出德国哲学与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因此要摆脱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必须研究和确立哲学的前提和出发点。

在《形态》中,马克思确立新历史观的出发点是从研究社会历史的前提和基础开始的,也就是说历史的前提是什么出发点就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新的历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这三者是共同使用的,是不可分割的。“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2], p. 147)离开“现实的个人”就谈不上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条件,离开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条件,就不是“真正的个人”。在这方面,马克思与其他思想家的区别不在于提出“现实的个人”,关键是对“现实的个人”如何理解和把握 [3]。在思想史上“现实的个人”并不是马克思第一次提出来,黑格尔认为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就是现实的个人,费尔巴哈认为感性的肉体存在的人就是现实的人,施蒂纳把现在的人看作是唯一人,所以仅仅讲现实的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联系到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条件才能够讲清楚现实的人。

对于这样的前提和出发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接下来又展开了具体的分析,介绍了全面生产理论。一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即物质生产;二是需要的不断在生产;三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人类的繁殖活动;四是社会关系的生产;五是精神生产。完整准确地理解《形态》中的全面生产理论,对于我们今天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生产、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美好生活等都是非常有益的。

2.2. 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在理解这个问题的时候,马克思实际上是从物质生产引出来的,就是把物质生产作为历史的前提和基础,作为历史的出发必然逻辑的过渡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问题上。因为现实的生产总是包含着双重关系,一个是自然关系,这就是人和自然的对象化的活动,它主要是体现为生产力;另一个就是社会关系,即想要进行生产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主要体现为生产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决定着人的物质交往关系,同时一定的物质交往关系和交往形式又反过来限制生产力的发展方式、规模和范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原有交往形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并被新的交往方式所取代,社会历史就是在这种矛盾运动中向前推进的。

在深刻理解和把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原理时,必须注意到《形态》里关于分工的思想。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长期以来,人们经常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视为两个对立的事物,结果就形成了一种简单化的甚至是机械化的理解。其实,从《形态》上理解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着重介绍了分工,即把分工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中介,通过分工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关系和互动机制。分工可以成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互动的中介,因为它有两个属性,即同时具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属性 [4]。首先,分工是生产过程中人与物的结合,因此它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形态》明确指出,“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 [2], p. 147)换句话说,分工的发展程度标志着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其次,分工是人在生产过程中的结合,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分工和私有财产是统一的,一个是在活动方面,另一个是在活动结果方面,因此,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也是不同的财产形式。由于分工不仅与生产力有关,而且与生产关系密切相关,只有通过分工才能解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我们认为它们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矛盾,我们认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2.3. 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形态》在阐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础上,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讨论。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社会历史的考察,将交往关系从各种社会关系中分离出来,认为交往关系是社会结构的基础。他们认为,交往关系构成了整个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整个社会的面貌。在这个基础上,国家以及观念上层建筑得以产生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物质交往关系“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政治和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艺术和其他意识形态都是在这种“现实基础”上产生的,并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为了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有必要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形态》中“市民社会”和“意识形态”这两个概念及其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阐述社会结构问题的时候,《形态》对“市民社会”有不少论述,“市民社会”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民社会”有两个主要含义:一个是广义的“市民社会”理论,另一个是狭义的“市民社会”理论。从广义上讲,“市民社会”主要指受生产的限制,同时又反过来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即存在于任何社会中的社会结构的经济基础,所以“市民社会”也就转变成了生产关系的代名词。马克思在《形态》中还是用“市民社会”来表示经济基础,在《哲学的贫困》里基本上用生产关系来代表经济基础。狭义的“市民社会”,特指资产阶级社会,也就说政治的“市民社会”是同资产阶级一道发展起来。从对资产阶级市民社会的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远远超过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和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理解,他们从商品交换关系来理解“公民社会”,认为其是原子化个人的集合。马克思还发现,“市民社会”的连接方式不仅是商品交换关系,而且有着更深的基础,即生产资料所有制,也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以及资本与劳动相互对立的生产关系。正是这种分离和对立导致了资产阶级市民社会的独特构成,这也是《形态》中“市民社会”所达到的新的历史高度。

“意识形态”是《形态》这本书的一个重要概念,总体上来看,《形态》这本书对“意识形态”理解有多种多样的含义,但是因为批判的对象所限,“意识形态”的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一是把“意识形态”理解为虚假的意思,二是把“意识形态”理解为统治的意识。正是从这两个维度出发,形成了相应的“意识形态”理论。虚假意识主要是指颠倒现实和观念,不是从生产实践出发,而是从幻想出发,甚至是用观念代替现实,也就是说,没有把观念放在正确的位置 [5]。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意识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决定的,所谓的观念并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性,它是依附于人们的物质生活的。人们不仅在改变生活,也在改变自己的思维及其产物,这就指出了“意识形态”的社会原因,找出了“意识形态”的依赖性和派生性,从而剥离了“意识形态”独立性的外壳,得出意识形态无历史的结论。这为从社会存在的角度理解“意识形态”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关于统治意识,马克思还指出,统治阶级的意识在任何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阶级是统治社会的物质力量,以及支配社会的精神力量。首先,统治的意识,其本质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是以思想的形式展现出来的物质关系;其次,统治思想的出现是统治阶级巩固统治的必然需要,因为他们作为一个阶级而统治,不仅在政治上统治还要在思想上进行统治;再次,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具有虚假的普遍性,统治阶级总是力图使其思想具有普遍性,但这种普遍性的形式是虚假的。

2.4. 关于共产主义的理解和实现条件

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主题,也是他们毕生的追求。之所以在《形态》中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新世界观,批判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思潮,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人类解放,从探索现实中坚持解放的道路。本着这一宗旨,他们在《形态》中阐述和发展了共产主义理论。与以往的文本相比,共产主义理论在《形态》中的特点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证明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形态》所讲的共产主义含义是丰富的,主要有以下三种含义:一是未来的社会制度,二是崇高的社会理想,三是现实的运动。与空想社会主义和各种所谓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相比,《形态》不仅把共产主义视为抽象的道德原则或遥远的理想目标,而且更强调共产主义是一场现实的历史运动。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2], p. 166)共产主义之所以被理解为现实的运动,是因为青年黑格尔学派也谈论人的解放,主要是将人的解放理解为观念词语上的解放。与青年黑格尔学派不同,马克思把解放说成是一种历史活动,从历史活动的角度理解人类的解放,共产主义则表现为现实的历史运动,而绝对不仅仅是一种意义上的理想目标或者是价值目标。

在对共产主义理解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的形成条件和要求也进行了深刻的阐述。首先,共产主义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生产力大力发展的基础上,“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 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 [6], p. 538)换言之,以生产力发展为标志的现实崛起对于实现共产主义至关重要。离开了物质条件,共产主义也就无从谈起。第二,共产主义的实现必须基于交往的普遍发展,因为共产主义不是一个区域概念,而是一种世界历史实验。共产主义的实现必须有赖于普遍交往。第三,共产主义的实现必须变革现实无产者的生存条件,就是要变革生产关系,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消灭雇佣劳动,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劳动成为一种自主的活动,才能够实际的变革现存的状况,所以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对于共产主义的实现具有实质性的意义。第四,共产主义要求消灭旧时的分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没有人有特殊的活动范围,但可以在任何部门发展。在未来的社会中,人不受分工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转换岗位。第五,共产主义要求建立一个“真正的共同体”,即“自由人的联合体”,这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制度,这是最终的目标。

3.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

《形态》不仅实现了哲学史上的巨大的变革,而且其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3.1. 坚持人民立场的价值指向

在《形态》中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落脚点也是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可以讲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视野里,它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是一致的。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坚持人民的立场 [7]。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今天,我们全面深化改革,要继续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改革是这样,发展也是如此,经济社会发展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支撑点,即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8]。总的来说,坚持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各项工作的价值取向。

3.2. 坚持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

《形态》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分析和各种各样社会主义思潮的批判,科学地论证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建立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为坚持远大理想,扎实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我们追求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绝对不是随便建立起来的,而是在深刻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实现是个过程,是通过各个发展阶段的共同理想逐步实现的。在现阶段,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就是要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体现,坚持远大理想就是要坚持共同理想,而要实现共同理想并且实现远大理想,关键就是要像《形态》所讲的必须创造相应的各种前提和条件,只有具备了这些前提和条件,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才能够落到实处。这就要求我们坚定理想信念,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3.3. 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方法论

《形态》当时所面对的意识形态问题与今天显然是不一样的,但是《形态》考察意识形态,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方法论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和应对意识形态的各种问题还是非常重要的。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的政治安全。虽然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总体保持向上向好的态势,但形势依然复杂,挑战依然严峻。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意识形态领域的局部多样化和多变性趋势日益明显。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复杂,他们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也大大提高,不同想法的增长和来自不同力量的竞争已经成为常态,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思想文化的相互交融、交锋和交流是客观现实。所以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任务是艰巨繁重的,需要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尤其是思想理论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发展壮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 人民日报, 2021-11-17(1).
[2]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3] 杨金洲, 郑莹. 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之二[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34(3): 84-87.
[4] 王磊.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理论的核心思想与当代启示[J]. 学术论坛, 2013, 36(8): 12-15.
[5] 吕世荣, 聂海杰. 历史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思想[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7, 33(3): 25-31.
[6]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7] 董振华.《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主义的历史命运[J].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9, 23(6): 37-46.
[8] 苑秀丽. 学习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学习《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4, 30(4): 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