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三重意蕴及当代价值
The Triple Implication and Contemporary Value of Marxist Labor Value
DOI: 10.12677/ACPP.2023.121024, PDF, HTML, XML, 下载: 257  浏览: 587 
作者: 郭静雨: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意蕴当代价值Marxism Labor Values Implication Contemporary Value
摘要: 劳动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价值观主要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向度进行论述。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人类社会和劳动创造世界历史的劳动价值观;政治经济学从价值从何而来、价值被谁占有、价值如何评价三方面论述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科学社会主义从劳动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进行论述。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历久弥新,充分理解其蕴含的本源性价值、经济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对当前社会发展还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启示意义。
Abstract: Labour values a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Marxist values, which are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olitical economy and scientific socialism. Historical materialism stresses that labour creates man himself, labour creates human society and labour creates world history. The political economy discusses Marxist labour values in terms of where value comes from, who owns it, and how it is valued, while the scientific socialism discusses labour liberation and all-round human development. It is of great value and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current social development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original value, economic value and social value contained in Marxist labor values.
文章引用:郭静雨.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三重意蕴及当代价值[J]. 哲学进展, 2023, 12(1): 127-130.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1024

1. 引言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用来观察历史发展演进变化的核心概念,劳动价值观实质上是对劳动的本质、目的和价值的判断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反映作为客体的劳动对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的满足的属性及其程度” [1]。关于劳动价值观的论述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和深化。首先,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主张唯物史观实际上就是一定意义上的劳动史观,人类社会进行的一切物质生产活动是基础;其次,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政治经济学阐释,提出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抽象劳动生产出商品的价值,回答了价值从何而来、价值被谁占有、价值如何评价的问题,是一种从经济价值的角度阐释劳动价值观;最后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科学社会主义阐释,主张实现劳动解放、人类解放,最终实现人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三种阐释对当前仍具备丰富的本源性价值、经济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可以有效应对“躺平”等消极劳动观念对劳动价值观的冲击,促进正确劳动价值观的产生,对于其在当代的创新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三重意蕴阐释

2.1.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物质劳动不断发展的历史,从劳动出发才有可能洞悉到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这就决定了首先要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去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具体来讲,从历史唯物主义来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大致可以分为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人类社会和劳动创造历史的劳动价值观三个方面。

首当其冲的是劳动创造人本身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 [2],有目的的劳动的出现使得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从古猿发展到人的过程中,人类只有通过大脑和四肢的协调配合不断改造自然,才能够获取到维持生命生活的物质资料。事实上,头脑和四肢的配合活动就是最初形式的劳动,人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同时又在不断地改造自身,劳动是人之所以是人的关键所在。其次,劳动创造人类社会。随着自然界不断发展,原有的劳动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由此就产生了劳动分工。劳动分工指人们固定从事某一方面的劳动,在此基础上人们必须通过交换劳动产品来获得自身所需资源,生产关系便由此产生,构成社会具体结构的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的形成是社会产生的起点。最后,劳动创造世界历史。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但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是在劳动的基础上发展的。只有立足于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才能从最根本上了解历史,劳动才是解开世界历史发展的钥匙。不只是可以从生产现实的物质和生产力发展来认识劳动,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力量,要从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和劳动主体去综合把握劳动的社会属性,推动世界历史的发展。

2.2.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政治经济学意蕴

在马克思的经典论述中,劳动对于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产出是至关重要的,它影响着物质水平和经济发展能力,这是把握政治经济学的关键。马克思将劳动作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导入性概念,并对劳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主要是解决价值从何而来、价值被谁占有、价值如何评价的问题。

首先是价值从何而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认为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是通过劳动者不断付出劳动才生产出来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重点指出商品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创造出来的。不管是以何种价值形式表现,归根结底都是由人们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因此,价值来源于劳动。其次是价值被谁占有。仔细分析商品价值的产生就可以明确劳动与价值的关系,劳动者并没有获得劳动的所有价值,相反,在资本主义无限扩张和不断增值的同时,劳动者所得到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增加,生产的剩余价值也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剥削便由此产生。劳动剥削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属性,这必然会导致不同阶级之间的对立,劳动也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中异化。最后是价值如何评价。劳动的价值难以衡量,但是作为凝结价值的商品是可以被衡量的。不同属性的劳动产生的价值也会有所不同,最终要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其经济价值。对于劳动价值的评价不仅要看其经济价值还要注重整体价值。劳动不分高低贵贱,只要是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都是有价值的劳动。

2.3.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科学社会主义意蕴

劳动在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社会主义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从科学社会主义意蕴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只考虑价值的局限。具体来说,从所蕴含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可分为实现劳动解放和个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方面,实现劳动解放。科学社会主义的劳动价值观致力于实现劳动解放,实现劳动必然性向劳动自由性的转变,以最终实现全人类解放。马克思注意到在生产力发展和分工精细化的条件下,工人的工资却没有得到提升,劳动产品并没有归劳动者所有,相反作为自己的对立面而出现,劳动者成为劳动的附属品。实现劳动解放就必须要消灭私有制,消除异化劳动,使得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统一,这样劳动者才有可能摆脱劳动对个性和能力的束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阶段,生产力高度发展,生产资料归社会成员共有,劳动者从旧的社会分工中解脱出来,实现劳动者和劳动的和解。另一方面,实现个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强调,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可以自由地参加各式各样的劳动,“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 [3],不受社会分工的限制培育多种能力,从而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同时列宁指出“社会教育和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重要的” [4],不仅发展劳动者的体力发展,更加注重通过教育实现脑力提升,是人们能够利用思维发展劳动,实现精神与物质的协调发展,这是劳动者创造未来美好生活和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重要条件。

3.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当代价值

3.1. 认识劳动的本源性价值,应对消极劳动观念对劳动价值观的冲击

近年来出现了例如“躺平”“享乐”等错误的劳动价值观,系统的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观,有利于认识到劳动具有本源性价值,及时回应消极劳动观念对于劳动价值观的冲击。消极错误的劳动价值观主要表现为“不想劳动、不想奋斗、不想努力”的佛系心态和“劳动无价值、劳动无意义、劳动不快乐”现实症候。马克思劳动价值观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劳动的本源性价值,即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人类社会、劳动创造世界历史。只有劳动是是创造物质世界的源泉动力,“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刻都不能没有劳动”,人们要确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5] 的劳动观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挥劳动的本源性价值。应对劳动无意义这种错误的劳动价值观,要充分肯定人在劳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劳动者自由劳动,在劳动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2. 认识劳动的经济性价值,促进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根据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经典论述,其中论述较多的就是劳动的经济性价值,这对于树立劳动是社会财富源泉的观念,促进养成辛勤劳动和努力劳动的习惯具有重大意义。对国家发展而言,正确认识劳动的经济性价值,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劳动的社会风气,国家的财富基础才能更加稳固;对社会而言,要不断鼓励知识性劳动和体力性劳动相结合,开展创造性劳动,使劳动创造的经济价值最大化;对个人而言,充分领会马克思的劳动幸福观,激发其劳动自觉性和劳动创造力,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马克思认为要想实现真正的幸福就必须要通过劳动,劳动才能创造幸福,没有劳动就不能为人类社会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和生活来源,就不能达到更高层次的劳动享受和精神富足。只有为共产主义、人类社会发展不断奋斗和奉献,这种劳动是最高幸福的劳动,要在劳动活动中创造价值、在劳动奉献中享受劳动。

3.3. 认识劳动的社会性价值,推动早日实现复兴中国梦

劳动不仅具有本源性价值和经济性价值,同时还具备着深厚的社会性价值。劳动的社会性价值体现出劳动对于培养人的能力和推动个人全面发展具有的重要作用。每个人可以在劳动中获得自身的发展意义,提升劳动者各方面的才能和技术,同时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劳动的特征,不只是用以谋生的劳动技能提升,而且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劳动者所感兴趣的劳动本领的增长。劳动不仅使得个人劳动能力提升,对于社会关系的形成也至关重要。人们通过劳动连接成为社会关系网络,劳动者相互交换劳动产品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被其他人所获得,而价值获得者可以得到某种需求和愿望的满足,劳动的社会价值及意义得到体现。要实现复兴中国梦,需要靠全体劳动人民辛勤劳动来不断解决发展中所面临的难题和困阻,创造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成果,在完善自身劳动技能的同时社会也不断发展进步。

4. 结语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是价值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方面进行理解和把握,分析其具备的本源性价值、经济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对于学习和领悟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深刻认识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十分重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并不会随着时代更迭而遭人遗忘,当今时代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必将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郭海龙. 研究生劳动价值观教育研究[M].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8: 4.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988.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65.
[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 列宁全集(第59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0: 83.
[5] 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0-11-25(001).